English

高科技打造出南京长江二桥

2001-03-2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阳春三月的南京,一条让人兴奋不已的喜讯传遍大江南北。

经过建设者40个月奋战,中国桥梁史被翻开光彩夺目的崭新一页——南京长江第二大桥胜利建成,3月26日正式通车。二桥全长21.197公里,南汊主桥为钢箱梁斜拉桥,主跨达628米,其跨径目前在同类桥中居国内第一,在全世界位列第三。

曾担任国际桥梁及建筑工程学会会长的一位洋专家说:20世纪中期以前,欧洲和美国代表世界桥梁先进水平;20世纪中期以后,日本的桥梁引领世界潮流。他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桥梁时代”。

今天,中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监理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凌空飞架,预示着“中国桥梁时代”的到来。

在南京二桥建设期间,记者数次到工地采访,深深感到,建设者们依靠科技,敢于攻关,尊重科学,把南京长江二桥打造成了精品工程。

依靠科技

依靠科技,是南京长江二桥建设精品信念的支柱。从该桥立项的那天起,决策者和工程指挥部瞄准和咬定的就是“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精品目标。

精品信念,首先从设计大师笔下展现。交通部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前后花4年时间勾画二桥,其中扁平钢箱梁、分离式倒Y型塔等新颖独特设计,使二桥更加雄伟壮观,时代感扑面而来。

指挥部派出专家出国考察,发挥国内科研院所群体科技优势协同作战。针对国内外桥梁界关注的重大难点,二桥建设中共实现技术创新14项,其中一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9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桥桥面铺装采用的是美国环氧沥青技术,美国专家考察现场后赞不绝口:“你们用的是美国的技术,但做得比我们好!”

敢于攻关

敢于攻克难关,是南京长江二桥建设的法宝。南京长江二桥建设规模宏伟、技术含量密集、施工难度巨大,是前所未有的。然而,由于建设者们敢于攻克一道道难关,以比部颁标准高出5个百分点的质量,一步一步、扎扎实实迈向精品工程。据介绍,南京长江二桥攻克了四大难关。

一是深水基础工程,要在1000多米宽的江面上安上两个墩子,每个墩子都由21根直径3米的水下灌注桩组成,南面墩子的灌注桩每根长83米;北面墩子的灌注桩每根长102米。每根桩进入江底岩石后钻进58米。这是目前我国长江上最大的深水基础工程。

二是两座195.41米的索塔。塔的垂直度和上塔柱预应力施工质量是关键,设计允许垂直度误差为1/3000。为了保证索塔精度,指挥部采用和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结果,南塔垂直度误差为1/9000,北塔垂直度误差为1/13500,索塔高度误差仅为1厘米。

三是桥面吊装。整个钢箱梁长1328米,重2.3万吨,由93块钢箱梁组成。钢箱焊接质量直接关系桥的寿命。全桥108567米焊缝探伤合格率100%,合龙段相对误差仅为1毫米。

四是桥面铺装。这是个世界级难题,经过比选,指挥部决定引进美国环氧沥青及其施工工艺设备。日本专家说,环氧沥青这种材料很好,就是施工工艺太难,我们不敢用。二桥指挥长说,只要是好的东西,再难我们也要用。环氧沥青铺装时不能有任何杂质,工人们在施工中“全副武装”,鞋子有专用鞋套,脖子上围上毛巾,不抽烟,不喝水,不吃饭,饿了咬口火腿肠,不让一滴汗珠滴下来,不将一点泥沙带到桥面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桥梁专家团来看他们施工,美国专家说,如果满分是10分,我给你们12分。

尊重科学

尊重科学,是南京长江二桥建设的命脉。二桥指挥部千方百计吸纳各方科技精英为工程保驾护航;聘请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桥梁专家邓文中先生为工程技术顾问;请交通部为南京长江二桥成立14人的技术专家组。

东南大学凭借其在土木交通领域的强大实力,为打造南京长江二桥这一跨世纪的“精品工程”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1998年4月起,东南大学参与二桥建设,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黄卫的带领下,承担了南京长江二桥中心实验室、科技攻关、工程监理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在配合二桥建设的科技攻关上,东南大学所承担的三项科研项目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大桥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技术及应用”通过40余大项、100余小项室内实验及实验段铺筑,首次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了钢箱梁桥面环氧沥青混合料铺装技术,并在二桥工程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经鉴定该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为我国大跨径钢箱梁桥面铺装提供了新的途径,具有重大推广价值。这也是在14项二桥科技攻关项目中唯一一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

国家计委特派的南京长江二桥工程项目稽查组专家组组长席华武动情地说:“这座桥中国第一、世界一流,当之无愧!我检查过很多鲁班奖项目,从没有如此精彩。”国际桥梁专家邓文中高度评价南京长江二桥“是世界级桥梁,在世界上是经得起检验的。”

(本报南京3月26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